OEE与作业指标体系建立指南培训PPT

‌一、目标与核心逻辑‌

  1. ‌明确企业目标‌
    建立OEE与作业指标体系需与企业战略目标对齐,例如提高有效产出(T)、降低运营费用(OE)、优化库存(I)等财务指标‌。短期目标可聚焦具体产线效率提升(如OEE提高5%),长期目标需对标行业先进水平‌。
  2. ‌界定作业指标范围‌
    • ‌设备主导产线‌:以设备综合效率(OEE)为核心,涵盖时间利用率、性能效率、良品率‌。
    • ‌人工主导产线‌:侧重人工综合效率(OPE),关注平衡率、动作瓶颈等‌。

‌二、关键指标选取与数据采集‌

  1. ‌核心指标筛选‌
    • ‌OEE三要素‌:时间利用率(计划停机/故障停机)、性能效率(速度损失/瞬停)、良品率(合格品占比)‌。
    • ‌作业线指标‌:设备利用率、切换时间、直通率、平衡率等‌。
  2. ‌数据收集机制‌
    • ‌自动化系统‌:通过传感器、MES系统实时采集设备运行、停机、产量等数据‌。
    • ‌人工记录‌:补充非自动化环节数据(如换模时间、人工操作失误)‌。
    • ‌数据验证‌:确保准确性,例如停机原因分类(计划维护/故障/物料短缺)‌。

‌三、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 ‌分层分级架构‌
    • ‌企业级‌:财务目标(有效产出、库存周转率)‌。
    • ‌产线级‌:OEE/OPE、设备故障率、质量直通率‌。
    • ‌设备级‌:单机节拍、瞬停频次、维护周期‌。
  2. ‌KPI分解与权重分配‌
    • 根据业务优先级分配权重(如良品率>性能效率>时间利用率)‌。
    • 通过鱼骨图、柏拉图识别关键瓶颈(如频繁停机、工艺参数偏差)‌。

‌四、实施与优化步骤‌

  1. ‌改善措施制定‌
    • ‌时间利用率提升‌:减少故障停机(预防性维护)、优化换模流程(SMED)‌。
    • ‌性能效率优化‌:消除设备瞬停、调整运行参数至理论值‌。
    • ‌良品率改进‌:标准化工艺参数、加强操作培训‌。
  2. ‌动态调整与考核‌
    • ‌PDCA循环‌:定期评估指标达成率,修正目标或措施‌。
    • ‌绩效考核‌:将指标与团队/个人绩效挂钩(如停机时长责任到岗)‌。
  3. ‌持续优化工具‌
    • 运用约束理论(TOC)识别系统瓶颈,聚焦资源突破关键约束‌。
    • 建立数据看板,实现指标透明化与跨部门协同‌。

‌五、常见误区与应对‌

  • ‌数据失真‌:避免人工记录误差,需交叉验证自动化与人工数据‌。
  • ‌目标脱离实际‌:短期目标需基于基线值(如当前OEE为60%,目标设为65%)‌。
  • ‌忽视协同性‌:作业指标需与供应链、质量部门指标联动(如来料合格率影响良品率)‌

 

下载权限
查看
  • 免费下载
    评论并刷新后下载
    登录后下载
  • {{attr.name}}:
您当前的等级为
登录后免费下载登录 小黑屋反思中,不准下载! 评论后刷新页面下载评论 支付以后下载 请先登录 您今天的下载次数(次)用完了,请明天再来 支付积分以后下载立即支付 支付以后下载立即支付 您当前的用户组不允许下载升级会员
您已获得下载权限 您可以每天下载资源次,今日剩余
声明:本站大部分内容为网友自发上传,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文档

OEE计算案例及其价值介绍培训PPT(OEE相关知识介绍)

2025-3-17 13:50:50

文档

VOLVO沃尔沃TPM认知培训PPT(推行TPM的意义和目标)

2025-3-17 14:13:42

×
AD
×
AD
×
AD
×
AD
×
AD
×
AD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