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热法海水淡化工艺揭秘

浙江石化渔山岛余热利用海水淡化项目是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配套工程,项目位于舟山市渔山岛,热法海淡建设总规模为30.5万吨/日,其中,一期建设7套1.5万吨/日装置,二期建设8套2.5万吨/日装置,目前是全球最大规模的热水闪蒸热法海淡项目。项目由上海电气提供F-MED工艺包、热水闪蒸一体化装置专利设计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由上海电气负责提供工程设计、设备成套供应、设备安装和调试的项目全流程服务。该项目充分利用炼化过程产生的热水余热资源,实现热水余热资源高效再利用。

低温多效蒸馏(LT-MED)是业内公认的第二代热法海水淡化的主流技术,是热法海淡技术发展的方向。LT-MED通常采用高品位汽轮机抽汽蒸汽作为其动力蒸汽,通过设置蒸汽喷射器(TVC)和减温装置实现系统加热蒸汽热源参数的匹配,但是存在制水成本整体偏高问题,这也是其普及应用的瓶颈。

沿海的炼化厂在某些生产工艺中存在富产热水余热资源,通常需要额外的水水交换器或空冷来降温后返回生产工艺中,所以可以认为,热水成本几乎忽略不计,并且热水的价值没有被有效利用。采用高效热水闪蒸技术与低温多效蒸馏耦合(F-MED),形成余热利用热法海淡创新工艺。

新工艺将以热水为热源,热水通过闪蒸装置闪蒸出的蒸汽作为加热蒸汽,实现余热资源化高效梯级再利用,是节能环保、经济低碳的热法海淡创新解决方案。

F-MED的吨水制水成本低于3元/吨,拥有非常大的竞争优势,其吨水综合成本甚至比常规反渗透工艺(RO)更低,但是F-MED的系统稳定性、可靠性更高,电耗、化学品消耗更低,产水水质更好,所以对于拥有热水余热资源的用户,选用F-MED技术工艺拥有非常显著的优势。

上海电气的F-MED解决方案将延伸MED应用场景,实现余热资源回收资源化再利用,可以为沿海的电力、钢铁、化工等企业提供一站式高效、节能海水淡化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淡水供应提供保障,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成功打造全球领先的节能环保高效国产化热法海水淡化新技术的工程应用示范,为全面提升国产化热法海水淡化技术装备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声明:
1.本站大部分内容为网友自发上传,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
2.付费下载内容创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收取为资源整理费用。如您是资源作者并觉得本站宣传有损于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3.本站资源仅供交流学习使用,请于下载24小时内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文档

低温甲醇洗工艺特点

2025-8-5 11:29:33

文档

电石渣在工业废水处理上的应用

2025-8-7 10:59:39

×
AD
×
AD
×
AD
×
AD
×
AD
×
AD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