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R(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能有效降低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主要通过蒸发结晶过程将氯离子以固体盐形式(如氯化钠、氯化铵等)分离去除。以下从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关键因素及实际案例等方面具体说明:
一、MVR去除氯离子的工作原理
蒸发浓缩:
含氯废水进入MVR系统后,通过加热器升温,水分蒸发为二次蒸汽,氯离子在剩余溶液中不断浓缩。此过程可将氯离子浓度提升至过饱和状态。
结晶分离:
浓缩液进入结晶器后,氯离子与阳离子(如Na⁺、NH₄⁺)结合形成晶体(如NaCl、NH₄Cl),再通过离心机或过滤装置将晶体分离,实现氯离子的固化移除。
能源循环利用:
MVR的核心优势在于蒸汽压缩机将二次蒸汽压缩升温,重新作为热源使用,显著降低能耗(仅启动时需外部蒸汽)。
二、典型应用场景与效果
MVR技术主要适用于高氯废水处理,不同场景下的氯离子去除效率如下表总结:
应用场景 | 氯离子去除机制 | 去除效率 | 结晶产物 |
---|---|---|---|
工业高盐废水 |
|
|
|
氨法脱硫废水 |
|
|
|
食品腌制废水 |
|
|
|
海水淡化 |
|
|
|
工业高盐废水:如化工、印染废水,氯离子通过结晶为氯化钠去除,回收率可达98%以上,同时实现盐资源化。
氨法脱硫废水:脱硫浆液中的氯离子以氯化铵形式结晶分离,固含量达10%~20%时离心出料,有效解决设备腐蚀问题。
食品加工废水:例如辽宁开味公司的腌渍盐水,MVR系统将氯离子从7%~17%浓缩至≤1000mg/L的排放标准,副产盐可再利用。
海水淡化:MVR蒸发淡化海水时,氯离子被浓缩为副产盐,淡水氯离子含量趋近于0。
三、影响氯离子去除效果的关键因素
- 水质适应性:
适用性:对单一电解质(如NaCl)或低杂质混合盐效果最佳;
局限性:高有机物或胶体易引发挥发物夹带或泡沫问题,需预处理(如过滤、软化)。
防腐蚀与防垢设计:
氯离子腐蚀性强,设备需采用钛合金(TA2)、碳化硅等耐腐材料;
结垢会降低传热效率,需定期清洗(周期≥25天)或添加阻垢剂。
能耗与经济性:
吨水处理成本约40~62元,主要来自电耗(压缩机运行);
相比多效蒸发(MED),MVR节能率可达50%以上。
四、实际工程案例
氨法脱硫氯离子去除:
某电厂采用MVR蒸发结晶系统,将脱硫浆液中氯离子从40,000ppm降至<5,000ppm,结晶氯化铵含水率≤5%,母液循环消耗实现零排放。
食品废水处理:
辽宁开味公司MVR项目处理高盐腌制废水,产能20吨/小时,冷凝水氯离子≈0,结晶盐满足回用标准,年节约排污费超百万元。
五、总结
MVR技术通过高效蒸发-结晶-分离链条,不仅能显著降低水中氯离子(去除率>90%),还可实现氯的资源化回收(如工业盐、肥料副产物)。其优势在于低能耗、少污染、高自动化,尤其适合高盐工业废水及严格排放要求的场景。
但需注意:复杂水质需预处理,设备选型需匹配耐腐材料,以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1.本站大部分内容为网友自发上传,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
2.付费下载内容创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收取为资源整理费用。如您是资源作者并觉得本站宣传有损于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3.本站资源仅供交流学习使用,请于下载24小时内删除。